数字货币桥项目取得哪些突破性进展?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主导,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泰国、阿联酋央行共同推进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结算项目(m-CBDC Bridge),近期在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方面实现重大突破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跨境支付体系的技术架构与实践成果。
作为全球首个多边数字货币互联平台,该工程创新采用异构区块链网络架构,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多币种自动兑换。相较于传统SWIFT系统需经多家代理行处理的复杂流程,数字货币桥构建起"货币走廊"直接连接参与国央行清算系统,使跨境汇款可缩短至10秒内完成,手续费成本较传统模式下降约70%。系统内置的合规监管模块可实时追踪资金流向,有效防控反洗钱风险。
在技术验证取得预期成果后,项目组于2024年第二季度启动最小可行产品测试。中国工商银行作为首批试点机构,其广东分行与工银亚洲密切配合,成功完成首笔基于数字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。测试案例中,佛山某进出口企业通过工行数字钱包,直接将货款以港元形式实时汇入香港合作方账户,全程无需经过中间行处理。
该笔交易验证了三个核心功能:一是实现数字人民币与港元在央行层面的直接兑换,二是完成分布式账本系统的多边清算,三是测试监管看穿式管理模块的实际效能。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系统在交易吞吐量和稳定性方面均达到设计要求,单日可处理百万级交易量。
项目组同步开展法律框架研究,针对跨境数字货币结算中的司法管辖、数据主权、纠纷仲裁等关键问题,已与参与方达成二十三项合作备忘录。技术白皮书显示,下一阶段将接入更多亚洲经济体,计划在2025年前构建覆盖RCEP主要成员的跨境支付网络。
此次突破标志着全球货币体系数字化迈出关键一步,预计将重构国际清算秩序。随着测试范围的扩大,数字货币桥有望为"一带一路"经贸合作提供更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,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结算体系。